然而,根据申请文件,吉凯基因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客户为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等,因此上交所担忧该公司是否涉及到买卖数据、数据造假、编造研究过程等医学科研诚信事件。
Ib期剂量递增部分,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探索了CS1003与CS1002四种不同给药方案的联用,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未有达到最大耐受剂量。Ib期剂量扩展部分,在未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MSI-H/dMMR实体瘤患者和 经抗PD(L)1治疗失败的黑色素瘤患者中,评估了CS1003固定剂量200mg持续给药与两个剂量水平的CS1002分别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安全性方面,仅有15.2%的患者报告了≥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如腹泻、疲劳和皮疹。PD-(L)1单抗已有多个上市, CTLA-4单抗也已有一个获批,诸多品种在研。舒格利单抗是全长全人源IgG4亚型的抗PD-L1单抗,已在肺癌适应症领域深度布局,即将获批中国上市。基石药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临床阶段PD-1、PD-L1及CTLA-4免疫肿瘤骨架药物的公司之一。CS1002是全长全人源IgG1亚型的抗CTLA-4单抗,其治疗耐受性良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疗效突出的CTLA-4抑制剂。
有效性方面,联合疗法展现了优异初步抗肿瘤活性,两类肿瘤患者的ORR均达到50%,且与CS1002剂量水平无关。CS1002较低剂量组显示出更优的安全性而现在,生物医药行业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中最火的赛道。
科技如今看起来已经很发达,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人的思想从何而来?人类的寿命如何延长?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肿瘤的控制比治愈是否更容易?太多太多···以及所有人此刻都最关心的:新冠什么时候能被治愈?未来会不会还有类似的病毒?3蓝驰创投是谁?作为一家穿越了几轮周期,经历过波峰与低谷的早期投资基金,蓝驰创投越来越坚信:技术和科学,才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倒是有一件事跟互联网越来越像:越来越多本来专注于行业中一个环节的公司,为了塑造自己的护城河,全都往管线开发中切。因此,如果你有前沿的技术、旺盛的好奇心、强大的执行力、对科学的爱,或者只是对生命科学的热情,请来联系我们。2那互联网基金有什么优势呢?脑洞大,想象力丰富,胆子还大,没有什么事是他们认为做不到的,而幻想正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在今天,这些看似空洞的深度思考,其实有很多可以普及到其他行业。芯片、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永远的21世纪的科学:生物医药。
做药的估值,可是远高于做CRO的。互联网人可能是最爱讨论范式和模式的。这种模式,跟大家过去熟悉的互联网和TMT的创新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从微观到宏观,从机理到应用,从分子到宇宙。
同时还有很多TMT行业的大佬们,全身而退时说,自己要去生物医药行业,陈天桥重注脑科学研究,拼多多的黄铮说要看蛋白质机器人,张一鸣从字节退出说要投身生命科学,贝索斯在抗衰老方面投入巨大……这集大家都看过,秦始皇和汉武帝炼丹时也是这么说的。有天,老板很神秘地说。在互联网工作的经历,让人越来越深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和工程,是完全不同的三种东西。可以说在10年前,中国甚至没有几家真正的创新药或者biotech企业,而资本也没有勇气去下注,大家都持观望态度,能够投资一些fast follow已经算有胆识。
简历投递邮箱:recruiting@brv.com.cn。我们关注人类的未来,有星辰大海,也有人类命运。
这些思维上的改变,可能是互联网基金在进入生物医药时最需要注意的。而随着互联网基建基本完成,人口红利和规模效应一再下降,大家开始纷纷调整目光,寻找下一个大的机会在哪里。
要理解一项技术,首先从科学原理(science)层面出发,而科学原理成立后,还需要评估技术(technology)是否成立。如果你是生物医药工业界的老兵,对创新的流程了如指掌……请联系我们。如果你对新兴事物、技术和产业保持有浓烈的好奇心。相比上一轮周期关注模式、增长和回报,这一次,我们想关注科技本身。除了传统的生物医药基金,大量以TMT基金为首的的新玩家开始下场。扫描下图中二维码,填写报名表申请。
这是不是跟大的医药企业很难有创新的管线,需要不断去并购或者license in小的biotech公司一样?听起来好像还真是有几分道理……老板看到我陷入沉思之后乘胜追击,说,对游戏公司来说,上一个游戏成功了,不代表同样的人做下一个游戏还会成功。如果你是生物医药工业界的老兵,对创新的流程了如指掌。
因此,如果你是生物医药出身的人,不会对在互联网基金工作感兴趣吗?Google health的失败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傲慢的工程师文化和骄傲医生文化的碰撞,但这种碰撞会一定导致失败吗?大胆和莽撞,自信和自大,傲慢和骄傲,界限在哪里?互联网基金带着全新的视角,在医药行业真的没有机会吗?现在,生物医药行业出现了大量与工程和计算交叉的学科,AI制药、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脑机接口……这些行业的发展,是不是需要一些工程思维和医药思维的结合呢?我们享受不被定义的过程和结果。我刚想反驳,这又是TMT投资人自以为掌握了宇宙运行真理的胡乱类比。
放眼应用,从人类的生老病死,到生命的放大和延续,人与社会的交互,对生产力的释放,每一个环节都有生命科学在熠熠生辉。回归本质问题,解锁生命密码,掌握生命的规律。
1众所周知,过去十年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很多VC随着行业发展一起壮(zhuan)大(qian)的十年。过去的互联网项目和创新大多是工程层面的创新。结果老板接着说,工作室创新,最后再被大公司收购。同时,对桌子两边的人的要求,也都更高了。
如果你思想活跃,脑洞很大,能看见生物医药和其交叉的行业机会。我的天,现在我真的觉得这两个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了。
生物医药基金们看TMT基金时真是皱眉,什么都不懂,又出手大方,抢项目比谁都积极。首期(开营)活动时间为11月19日。
这,就是一个生物博士在TMT基金工作每天面对的文化冲击。而像小驰一样的生物科研背景投资人最常听到TMT投资人问的问题是:下一个百亿/千亿市值的公司在哪里?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过去大多数成功的投资基金都会发现,自己主要的收益来源于1-2个超级项目。
蓝驰创投始终坚定看好生命科学的未来,并希望通过早期投资的力量,与时间为伴,与科技为伴,与未来同行。然而生物医药行业本身与互联网企业就截然不同,正如现在打造出爆款游戏的大多数都是小的工作室一样,行业分化细致,大家所处的专门行业都很离散,很难想象会有一个上来就说自己要做辉瑞或者恒瑞的创业公司出现在这个领域。审核通过后我们将邀请您加入微信交流群,并同步线上+线下参与方式。如果你相信科学、相信技术的力量。
这也是生命科学的魅力所在,它的成功与否,与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直接相关。近期,蓝驰创投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发起Bio2X生物驰想冬令营项目:针对生物科技从业者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群体定制的创投人才培养计划。
这些可能在医药基金看来是心态膨胀,但在一个创新和蓬勃发展的行业,勇敢,是多么重要的动力。但,不同文化冲击的背后,往往酝酿着巨大的创新机遇。
今天中国的超级互联网公司,在起初都没有那么亮眼的技术,往往是靠强运营,不断迭代,在圈进大量用户后,再不断完成产品升级,最后成了一个涵盖几乎每一个链路的超级公司。我们将联合哈佛大学中国学联创投俱乐部(Harvard CSSA Venture Club),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